为什么会有这篇文章?因为在PVE虚拟机下安装黑群晖,你插在硬盘盒里的硬盘是无法直接在群晖系统里添加的,在群晖系统下也看不到。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pve虚拟机下挂载上硬盘,然后在来到群晖添加硬盘。所以我这个是系列文章,到这个步奏了,我这个教程其实应该是叫《PVE虚拟机下怎么挂载硬盘,然后在群晖上添加》但是为了方便小白用户理解,我就直接写了群晖加硬盘。而我在写这篇教程之前,我看了很多pve虚拟机下挂载硬盘的教程文章,也学习了很多知识,不过面对小白用户来说,这些文章教程大多数很复杂,涉及大段的代码,我经过整理和修改,目前这是代码最少的教程了,基本做到全图形化操作,可以说这是目前最简单直观的挂载硬盘教程了。
希望各位喜欢。
通电关机bios设置
▼先放一个关闭通电开机的bios设置图,不过我B双的没有这项。各位自行设置

开始操作
一,PVE端挂载硬盘
▼先把nas关机,加装硬件记得把虚拟机关掉哦。

▼然后我们先看下PVE,节点-磁盘-没加之前就这一个SSD硬盘,这是自带那个

▼然后我们从硬盘盒山装个硬盘,点击重载就多了一个465.76G的硬盘。这个就是新装的硬盘。

▼打开这个软件MobaXterm,第二章LEDE那章里用过。

▼还是登陆PVE虚拟机的那个端口192.168.123.101,如果你之前操作过,直接双击就进入了
没操作过,回去看第二章怎么弄的

▼这就进来了,看见左边的lede.img了吗?这是第二章装lede系统的时候拷贝的。

▼在这里输入这个/dev/disk/by-id/ 回车,其实就是找到by-id这个文件夹。

▼这个文件和虚拟机页面里新添加的那个硬盘对应上了,其实很好找。

▼我们需要这个文件名,复制下文件名


ata-ST3500XXXXX_6VMXXXXX
把这文件名复制下来,加到下面代码黑色的部分去。
代码里的101是NAS的虚拟机的代码,您要是别的就自己修改。
您要是一块硬盘,您写一行就完事儿了,您要是2块硬盘 第二块代码下面这个-sata0您就得改成1,相当于1号硬盘分配到sata0小区,2号硬盘分配到sata1小区。以此类推
这个代码后面您就得写您刚才复制的文件名了。▼
qm set 101 -sata0 /dev/disk/by-id/ata-ST3500XXXXX_6VMXXXXX
qm set 101 -sata1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000000-0000000_WD-WCC000000000
qm set 101 -sata3 /dev/disk/by-id/ata-HGST_HUS728T8TALE6L4_VAJ4B20L
比如说我要添加两块硬盘吧,您就把两个都一起复制了,然后回车。

▼添加成功了,下图是我添加硬盘的回复,第一行是我的代码,第二行 update开头的就说明添加成功了

▼我有次添加失败的经历贴出来。有关这段代码我有一次写错了 sata1 后面没有加空格 就这样添加不上。显示如下图,您要是也遇到了,记得加空格。

添加成功就可以把这个软件关掉了。
先说一下如果你的代码输入错了怎么办?
比如说你添加两个硬盘 都写成sata0了。
这样两个硬盘就都会在PVE虚拟机里显示sata0,你需要来到PVE虚拟机-DSM-硬件-点击其中一个硬盘(设置很像下图),然后点击上面的"分离"按钮,然后重新打开MobaXterm这个软件,重新把刚才那个本来应该输入sata1的代码重新写一遍就行了
▼然后回到PVE虚拟机,新加的硬盘直接就出现自我nas的硬盘里了

▼然后这个时候再点击启动。打开NAS

▼有关添加硬盘环节,这里提示下,如果你在未关机的情况下添加硬盘是填不上的,如下两张图都是我添加错误的截图。(虽然图一这里我其实也是sata0写错了,不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。)这里您就把NAS关机,然后点右上角的还原,重新打开MobaXterm小软件添加吧,反正就一行代码。


二,群晖端添加硬盘
▼NAS开机后 进入存储空间管理员

▼现在有两个硬盘,有一个是16Gssd自带硬盘的剩余价值,还有一个是新加上的500G机械硬盘

▼我比较喜欢知道自己的文件都放在哪个硬盘里了,所以我就分的特别开。这样也会比较安全。一块坏了,换就好了。




▼硬盘1就是我新加的那块机械硬盘,硬盘9自然是SSD硬盘了,我就不勾选了,这个硬盘就装这三个系统就够用了






▼这个硬盘就算添加完了 优化文件系统也得花点时间,稍等一下

▼最后还要添加共享文件夹。



尾巴
本来这个系列还打算写一个修改PVE设置的教程,比如修改核心,内存什么的,不过现在就得看机器能不能修好吧。
最后终于把这个系列文章完成了,我也开始研究新的系列----千兆网与远程访问了。之前写的时候有些东西搞不明白,没有把逻辑梳理清楚,这次准备重新出发,
有关远程访问的第一篇文章,本来写的很简单,不过目前很多作者都写了这方面的内容,真的不缺我这份
我既然写就写得更加全面一些,我这篇文章里科普了很多名词,讲述了各种方法。另外为了适应更多的环境,我还去我父亲家把移动宽带的网络环境做了一些实验。基本可以说全面覆盖了。这次教程涉及DDNS的用法就大概达到4、5种之多,也会适合各种网络环境。
第一篇基本已经写完,现在还差一个网络环境没有测试实验完,目前这个系列文章的素材与内容我已经把素材攒到八九篇之多,全程干货。各位可以关注我这个系列。
补充
我现在因为焊了电容仍然不行,还是单网口可用,所以我就做成单NAS了,建议如果各位想买这个双网口的,最好还是买焊好的,现在很多商家都提供这个服务了。而且现在价格好像便宜了吧,反正比最火热的时候便宜了。NAS我平时也不是一直开着,随用随开(远程也搞定了),换了风扇也很安静,所以功耗什么的我也没测(主要是因为不会测哈哈)不过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,我是小白用户,写这个教程真的是研究了好久逻辑方面的内容,如果不是之前玩过半年NAS根本写不出来这教程,在此感谢各路大神的教程吧,让我从一个纯小白变成了一个会写教程的小白,如果各位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,不过以我的能力不一定能解决哦,还有就是因为这个教程首发是在什么值得买,所以已经有一些留言提到了会遇到的问题,我觉得的大部分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网段方面,我建议第一篇准备前那段好好看看,我是路由器之前有光猫改的桥接,路由器拨号,路由器之后所有设备都在同一网段,家里也不存在二级路由,旁路由之类的东西,而且我在操作之前就把所有设备的ip都在纸上提前做好逻辑分配,所以操作起来也很快,这个教程我真的是从头到位操作过好多遍了,其实就是为了保证教程内容的稳定性。
举个例子吧,很多人因为光猫是192.168.1.1,而且还是光猫拨号,这样在装完lede路由的时候就进不去,因为和lede路由的ip一样啊,冲突了,这很好解决啊,断了所有网线,只留电脑连软路由,这样把所有外部环境的干扰都去掉了,再改ip就可以了啊。不过也从侧面证明了,教程没有好好看,我讲的前期准备部分没有好好理解。所以喽,为啥我教程要写得这么细,为啥我要把我的所有设备写成什么ip都写出来,就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我说的是什么啊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